中心介绍-复旦大学循证医学精品课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展示 > 中心介绍
中心展示>>

中心介绍

 

循证医学中心成立的目的、意义:

目的及意义:循证医学是(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和方法学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对临床医疗实践决策科学化的促进,对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科学价值。目前循证医学正深入到临床各专业学科,而我国的循证医学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加强循证医学的宣传与普及,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科研水平。我们与国际循证医学专家有密切联系,在国内最早引进了循证医学的概念,成立循证医学中心能更好地协调今后的科研、教学及循证医学推广完善和发展工作,同时对促进交流与工作、提高我校在这一领域地位有重大意义。

循证医学中心的功能和主要研究方向:

功能和主要研究方向:推广和应用循证医学理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建立循证医学网上合作平台、促进合作和资源共享、开展网上循证医学教育、完成重大疾病的临床证据收集、临床实践指南建立和评价、提高临床科研设计和实施质量、建立循证医学试题库等工作。

循证医学中心现有研究基础:

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本校各附属医院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他们都活跃在临床各专业学科的第一线,很多是其中的骨干,内涵已从原先的临床科研设计、测量和评价拓展到循证医学的开展以及在临床各专业的应用,队伍结构也从原先的少数人、少数科室发展到目前的临床各学科成员30余人,学科包括消化、血液、内分泌、心血管、肺病、普外、神经、心理卫生、儿科等,以往的概念和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目前循证医学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更新的组织结构并不断发展和开拓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各专业学科的应用。复旦大学已成为教育部循证医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成员单位,而其中的成员均参与本中心工作。

作为主任委员单位领导上海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与各临床专科学会合作,每年开展4次全市性学术活动。参加的人员来自全市各医院各临床专业,讲课内容以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结合为主,切合目前临床工作的发展需要。

全体成员在全市各医院中积极进行循证医学的传播和普及工作,如在中山医院和华山医院分别开设了临床流行病/循证医学系列讲座,受到临床医生的欢迎。在一些临床专业的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如精神科、消化科和内科的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加入了循证医学的内容,因参加这些学习班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对传播和普及循证医学有重要的意义。

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循证医学培训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除临床医生外医学院校的教师也占较大的比例。

利用各种临床学术会议加强临床流行病学在各专业学科的渗透作用,扩大影响并对各临床专业的科研工作起积极的作用。例如王吉耀教授在消化系统疾病进展报告会、国际肝病会议、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会议以及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会议、上海市卫生管理学习班等会议中进行循诊医学的专题讲座。林果为教授中上海市中医循证医学中心成立大会、南京医学会等介绍循诊医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全体成员均积极地在自己所在的临床专业学会的活动中为宣传和推广临床流行病学作了大量的工作。

承担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临床流行病学》考核的任务。在医学会共主持了4次针对住院医师考核的大型辅导活动,参加辅导的有全市近千名住院医师,对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心成员进行了多项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范围涉及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血液病、普外科等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曾对部分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目前正在进行的系统评价项目有硝酸盐类药物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评价(protocol已在Cochrane的肝胆组获得注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治疗预防食道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评价。目前计划利用现有成员在各临床学会中所具有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在一些专业中开展评价和协助制定重大疾病医疗指南的工作。

发展循证医学:
1.以循证医学网站为平台,不断完善和提高,并与成员单位联网,为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优质服务。
2.拓展数据库,尤其是循证医学题库,重要疾病处理的临床证据库,为临床处理疑难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3.结合成员在各学科研究工作重点,完成一系列临床常见病或影响重大疾病的国外指南翻译工作。
4.继续开展前瞻性药物临床试验工作。
5.拓展继续教育项目,面向研究生、住院医师等,进一步开展科室、院级、市级以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包括系列讲座、全国性循证医学学习班等。

返回上一页

>